编辑
2025-04-16
环境部署
00
编辑
2023-09-08
环境部署
00

该文章已加密,点击 阅读全文 并输入密码后方可查看。

编辑
2025-08-30
JAVA训练营
00

从混乱到清晰:一次完整的Java时间体系现代化重构实战

在分布式系统中,时间处理是沉默的基石,它要么稳固地支撑着业务,要么就成为难以追踪的“幽灵Bug”的温床。本文详细记录了一次从陈旧的java.util.Date和模糊的时区约定,到基于java.time和UTC的现代化时间体系的完整迁移过程,并提供一个从数据库到API的全栈、可落地的实施指南,旨在帮助开发者彻底告别时区带来的混乱。

1. 问题的起点:那些熟悉的“时间之痛”

我们的重构之旅始于一系列典型但危险的症状:

  • 环境强耦合:应用部署在特定时区(例如 UTC+3)的服务器上,java.util.Date的行为恰好与数据库TIMESTAMP类型“看起来”一致。这是一种危险的巧合,系统行为依赖于部署环境,一旦环境变更,后果不堪设想。
  • 诡异的数据显示:当我们将数据库字段升级为TIMESTAMPTZ(Timestamp with Time Zone)后,存入的UTC时间在数据库客户端中却显示为另一个完全不相关的时区(例如 UTC+8)。这让团队对数据的准确性产生了巨大困惑。
  • 潜在的夏令时(DST)灾难:现有模型完全没有考虑夏令时,定时任务、跨时区报表和业务逻辑在夏令时切换的瞬间,都可能出现偏差或彻底失效。
  • 脆弱的API契约:前后端或服务间通过毫秒时间戳或格式模糊的字符串(如 "2023-10-26 10:00:00")传递时间,时区信息完全丢失,依赖双方的“默契”,极易出错。

我们的目标明确:构建一个环境无关、时区明确、类型安全、契约标准的现代化时间处理体系。

2. 深入诊断:两个决定性的“Aha!”时刻

在着手改造前,我们必须成为侦探,弄清问题的根源。两个关键的调查过程为我们指明了方向。

2.1 Aha #1:揭开 TIMESTAMPTZ 的神秘面纱

现象:存入的UTC时间,为何在数据库客户端显示为东八区时间?

调查:我们在数据库客户端(如 DBeaver, Navicat)执行了一个简单的命令:

sql
SHOW timezone;

结果Asia/Shanghai

结论:这个结果瞬间揭示了TIMESTAMPTZ的核心工作机制,这也是许多开发者最容易误解的地方:

  • 存储(Storage)TIMESTAMPTZ 在物理上永远以UTC格式存储一个绝对的时间点。它本身不存储任何时区信息。
  • 显示(Display):当你查询一个TIMESTAMPTZ字段时,数据库服务器会根据当前数据库会话(Session)的timezone设置,对存储的UTC值进行动态转换后再呈现给你。

因此,我们看到的 +08:00 只是一个显示层的本地化,数据本身是正确无误的。这个发现让我们明白,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应用层,而非修改数据库时区

编辑
2025-08-28
Docker
00

Nginx 代理 504?一场由 Docker 与 firewalld 引发的深度网络排查之旅

一、问题的起点:一个简单的 504 Gateway Timeout

故事始于一个看似非常普遍的场景:我部署了一个 Nginx 反向代理服务(Nginx Proxy Manager,运行在 Docker 中),用于代理另一台服务器上的 Dify 应用。

  • 服务器 A:运行 Nginx Proxy Manager (NPM) 的 Docker 容器。
  • 服务器 B:运行 Dify 应用,监听在 [Server_B_IP]:80症状
  • 通过浏览器直接访问 http://[Server_B_IP],一切正常。
  • 通过手机等外部网络访问 http://[Server_B_IP],也一切正常。
  • 通过配置好的域名 your.domain.com 访问,Nginx 代理返回 504 Gateway Timeout。 这通常意味着代理服务器(NPM)在规定时间内没有从上游服务器(Dify)收到响应。但既然 Dify 服务本身是好的,问题显然出在从“服务器 A”到“服务器 B”的连接路径上。

二、第一阶段:常规排查与常见误区

按照标准流程,我们首先排查了最常见的可能性。

1. 检查 Nginx 代理配置

  • proxy_pass 地址:确认 NPM 中配置的目标地址是正确的 http://[Server_B_IP]:80
  • 超时设置:检查 proxy_read_timeout 等超时参数,确认时间足够长。
  • 请求头 (proxy_set_header):确保 Host 等关键请求头被正确传递。 结论:配置从逻辑上看没有问题。

2. 检查后端服务状态

我们已经通过外部网络直接访问验证了 Dify 服务是健康且可达的。 阶段性结论:问题不在应用层,而在网络层。Nginx 配置和服务本身都是好的,但 NPM 容器本身无法连接到 Dify 服务器

编辑
2025-08-24
Linux
00

一、这些文件是什么?

systemd-journald 日志系统的持久化日志文件,属于 Linux 系统的核心日志存储:

  • 位置:通常位于 /var/log/journal(你的路径是某个子目录,比如 2eaabde29fb446cb8202d9ac64d99f37,这是系统的 Machine ID 对应的日志目录,每个机器唯一)。
  • 内容:存储了系统、服务、进程的所有日志(包括内核日志、systemd 服务日志、应用日志等),格式是 二进制(不是文本文件,需要用 journalctl 查看)。
  • 命名规则:比如 system@877eebeb786d4c6085671c721a5c4799-00000000029b2b9e-00063c678a6aa066.journal
    • system 表示日志类型(系统日志,还有 user 表示用户日志);
    • 中间的哈希是 Machine IDUser ID
    • 后面的数字是日志的 序列编号时间戳

二、这些文件能删除吗?

可以删,但不推荐手动直接删
原因:

  • 手动删除(比如 rm -rf)可能导致 systemd-journald 服务异常(日志写入失败、数据不一致);
  • 手动删除无法通知服务更新日志状态,可能残留无效文件。

正确的做法是用 journalctl 命令清理(这是 systemd 原生的日志管理工具,安全且不会破坏服务)。